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的标准有哪些?
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在池中采用了新型强效弹性立体填料,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具有强效去除的功能。该设备通过氧化处理之后,产生的污泥量较少,仅需90天排放一次即可。为了避免放生病菌滋生、传播的现象发生,必须对水质进行深度消毒处理。目前应用多的消毒工艺有:紫外线消毒、二氧化氯消毒、臭氧消毒。医院需根据污水水质特点及排放量进行选择。那么,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处理效果应达到怎样的标准?
1、医院污水经处理与消毒后,应达到下列标准:一、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,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。
2、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500个。
3、当采用氯化法消毒时,接触时间和接触池出水中的余氯含量,应符合表2·02的要求:
4、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污泥,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,污泥排放时应达到下列标准:
5、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%;二、粪大肠菌值不小于10-2;三、每10克污泥(原检样中),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。
6、当污泥采用高温堆肥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时,堆肥的温度必须大于50℃,并应持续5天以上。
7、无上、下水道设备或集中式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医院,对有传染性的粪便,必须进行单独消毒或其它无害化处理。
以上便是相关内容的介绍,希望可以帮到您!